亨泰動態/
我國體育場館發展現狀
更新時間:2017-06-06 09:37:06
根據2005年第五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資料,截至1995年底,我國體育場地總數為615693個,平均每萬人擁有體育場地5個。根據近十年體育場地平均4.1%的年遞增率,到2008年底我國體育場地數量預計達到104萬個,每萬人擁有體育場地7.9個,同時將建成世界上投資規模**大的奧運會場館,初步滿足了全民健身的需求,為促進體育事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通過調查,近年來我國體育場館的建設與運營呈以下特點:
。ㄒ唬、政府投資力度不斷加大,公共體育場館建設處于快速發展期隨著**和各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政府對體育事業更加重視,其中一個重要的體現是對公共體育設施的體育場館投入不斷加大。從我們所調研的省市來看,各省市近年來都對大型的體育中心進行了更新換代,從**到地方近幾年公共體育場館建設的投入資金、建設數量都是處于一個快速增長期。這有力地推動了體育事業的發展。一方面,公共體育場館建設力度的增大改善提高了當地體育事業發展的條件,奠定了物質基礎;另一方面,大型公共體育場館的建設對提升城市形象,擴大城市知名度,帶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從調查結果分析,無論是大型體育場館建設數量還是建設投資規模,政府仍是體育場館建設投資的主體。
。ǘ、社會投資逐漸增加,推動了多元化投資格局的形成目前,社會各界投資體育場館熱情高漲。在一些地方由民營資本投資建設成為了體育場館建設的新渠道,對促進體育事業發展產生了較大影響。以江蘇省南通市體育會展中心為例,該會展中心由民營企業獨立投資11.54億元人民幣建設,建成后產生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從全國范圍講,民營資本投資建設體育場館成為了政府投資建設的有益補充,對滿足居民的體育健身需求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我國建成并投入使用的162個高爾夫球場中,有130個由民營或外資企業投資建設;另外健身房、游泳館、網球場、保齡球館等體育場館也成為民營或外資企業熱衷的投資項目。此外,以北京奧運場館為代表的,以大型國資企業作為場館投資建設主體的模式成為我國場館建設投資的新形式。奧運場館投資巨大,**為了減輕投資管理的財政負擔,嘗試由大型國資企業中信集團等四個公司組成投資管理股份公司,對"鳥巢"、"水立方"等場館進行投資管理,**給予30年經營權。在場館建設初期投資方便提出"后奧運的場館經營管理"課題,有效促進了場館投資與賽后開發利用相互結合。
相關資訊
聯系我們

400-8163345
0317-6676318